-
“嘀嘀嘀”的报警声随着屏幕不断闪烁,位于上海虹口凉城社区水电长者照护之家的服务监控大屏上正显示该机构的10-1床的章奶奶心率出现了异常。机构服务员立刻来到老人身边查看情况。机构里使用的,正是来自以色列的高灵敏度生物感应芯片技术。打火机大小的一个盒子,用磁体吸附在老人的床下,就能准确感应老人的呼吸频率、心率、睡眠情况,并通过生物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相结合,为长期护理老人提供持续而非侵入式的监测和防护方案。这项技术实现了以往被动服务到主动管理的转化,并使长期护理老人意外跌倒率降低70%、压疮和脓毒症发病率降低78%、再入院率降低50%。 “这只是天与养老引进以色列领先养老科技为中国老人服务的一个缩影。”天与养老创始人卜江勇介绍:“天与养老是一家以科技与数字驱动,围绕老年人的‘健康’‘安全’‘照护’‘参与’等场景为老年人生活全场景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平台企业,现已在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河南、广西、陕西、四川等地建立了居家、社区、机...
-
近日,苏州吴中区民政部门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86岁高龄的王仁萍老人特意嘱托大儿子给吴中区民政部门以及天与养老助老员赵云芳送来一面印有“热忱服侍,爱心奉献”的锦旗。这是王仁萍老人一家对吴中民政及天与养老助老员赵云芳服务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也是对她以热忱之心服务老人的真诚感谢。 赵云芳,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老员。自从选择助老员这份职业以来,工作中她不怕苦与脏、不怕累与倦,坚持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为老人提供优质贴心的养老服务。86岁高龄的王仁萍老人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视物模糊,还患有糖尿病,生活不能自理。老人虽有两个儿子,但一个儿子远在外地,照顾不了她;另一个儿子在身边,身体不好,需要经常去医院,以他身体情况照料老母亲也是力不从心。 自从赵云芳开始负责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她从未嫌弃老人卫生情况,每次上门除了给老人洗衣服、洗头、洗澡、剪指甲,还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赵云芳每次服务过程中,还不忘关注老人心理健康,陪老人聊天解闷,疏解情绪,原本沉默的老人变得开朗...
-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日电(李佳佳 张楠)孩子们开学的第一天也不能缺少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9月1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紧密合作,为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养老解决方案。 养老是世界性难题,也是老龄化加速的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社会课题。于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64亿,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占13.50%。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中国距之不远矣。 面对老龄化的迅速到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制定全体老年群体的国家养老服务清单、提升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广泛覆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有序推进等工作,并要求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普惠均等、权责清晰、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但现阶段中国的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社会普遍存在“养老焦虑...
-
自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疫情防控形势一时严峻起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南京市多个区、街道、社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天与养老负责的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80周岁老人照护服务也开始面临着极大挑战。 栖霞区八卦洲街道的众多高龄、独居、失能老人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是否充足、防疫物资是否准备,老人精神状态怎么样……一系列问题叩问着负责项目的天与养老人内心! 如何做好疫情期间老年人群的服务工作,切实保障老人的基本正常生活,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天与养老积极行动起来,迅速组建了八卦洲街道护理团队,并多次开展岗前防疫知识、服务护理知识的培训,严格要求护理员在做好防疫准备的前提下,为老人提供暖心服务。天与养老八卦洲护理团队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为老服务乐章。幸运的是,从疫情爆发到解封,八卦洲街道一如既往保持零确诊记录,这为护理员们入户提供为老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下坝社区:从小事做起,关注老人的点滴需求 下坝社区的杭奶奶是一位空巢老人,平时子女会定期探望奶奶,但突如其来的疫情...
-
人的“服务”才是第一位,缺失服务的“智能”并无意义。 上海是较早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中国城市。 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怎样应对养老难题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 近年来,在上海实践中,“智慧养老”被频繁提及。那么,智慧到底“智”在何处?能解决哪些养老痛点,又有哪些潜力有待挖掘? 智慧设备能否解决痛点 几个月前,长宁区江苏路街道试点的智能水表登上热搜,被称为“0.01立方米的城市治理智慧”。 “设备以预警功能为主。老人12小时用水量低于0.01立方米后,智能水表会向街道的‘一网统管’平台报警,平台将信息立即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将在第一时间上门探视。此外还有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等设备。”江苏路街道岐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88岁的张奶奶已经安装了这套设备,她十分满意:“我有一阵子去亲戚家住,长时间不在家,社区发现不对,主动给我和孩子打电话。”街道不仅免费为她安装,而且定...
-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10月9日,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以下简称老博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老博会以“苏适养老,引领未来”为主题,由江苏省民政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主办,大会邀请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海内外企业参展。 江苏省贸促会会长尹建庆介绍了本届老博会情况,十年来,江苏老博会知名度不断扩大,专业性不断强化,引领性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累计参展的境内外机构和企业超2500家,展出面积超16.5万平方米,观众人数超过28.6万人次。老博会见证了江苏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见证了江苏养老产业的蓬勃生机,见证了江苏人民养老生活的不断改善。 老博会现场展位 作为一家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康养服务的数字科技驱动型企业,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带着众多养老产品和全新数字化养老服务解决方案亮相此次江苏国际老博会,吸引一众观展嘉宾到展台参观体验,感受养老服务的科技化和智慧化。活动现场,天与养老针对眼底病和...
-
第十届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现场。 中新网南京10月11日电 (徐珊珊)11日,第十届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数智化发展创新论坛”在南京举行,业界人士共商“养老服务数智化发展”大计,探讨智慧养老发展路径。 如何用数字科技赋能驱动养老行业,升级提升传统养老服务,为老人提供真正智慧化的养老服务,是当下社会和企业的重点关注议题。但是,随着市场上的智慧养老产品日益丰富,老人如何享受智慧养老助老?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可小觑。 AI眼底筛查设备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的关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老龄化过程不是一场危机,人类老龄化的未...
-
10月11日,第十届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最重磅论坛——“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数智化发展创新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二楼B厅现场活动区压轴召开,民政领导、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养老行业知名企业高管等齐聚会场,共商“养老服务数智化发展”大计,探讨智慧养老发展路径。 据了解,这一重量级论坛交流活动由天与养老特别支持,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的国家“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合肥工业大学“老人福祉信息科技创新引智基地”杨矫云教授主持,旨在汇聚专业力量,聚焦智慧养老产业,赋能智慧养老服务,促进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吴磊副处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任远教授,江苏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璇璇,新城心颐首席品牌官钱雪琦、银城康养代表等政府领导及专业人士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嘉宾们的发言涵盖了数智化养老的社会治理、科技与智慧养老照护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还有各家企业数智养老应用案例等,作为本场活动的特别支持单位,国内知名...